北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最新进展!
在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建设中,随着盾构机向前掘,管片会将隧道拼成环圈状,这时需要在底部铺设一块块内弧形的箱涵,这些箱涵最终将拼接成一个平面,未来,高铁轨道就铺设在上面。近日,崇太长江隧道的首块箱涵成功生产并通过验收。
填补江苏长江北岸地区高铁空白
沪渝蓉高铁全长2000多公里,沿线经过上海、南通、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所连接的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
北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是沪渝蓉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运营长度553.8公里,其中新建线路519公里,总投资约1678亿元;江苏段新建线路约365公里,投资约1164亿元,途经太仓、启东西、海门北、南通、如皋西、黄桥、泰州南、扬州东、仪征北、六合西、南京北等站,预计2027年建成,届时苏中将融入上海、南京1小时高铁圈。
“早在2013年我们就组织开展了沪泰宁城际铁路规划方案研究论证分析,并与上海、安徽有关部门进行对接,大致明确了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北沿江高铁纳入了国家规划。”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是沿江高铁通道的东段主通路,填补了我省长江北岸地区的高铁空白,同时也让泰州实现了高铁“零”的突破,江苏13个设区市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其中上海至南通段又是京沪通道及沿海通道的组成元素,也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沪宁合、沪杭甬“Z”字型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的建设有利于我省扬子江城市群进一步密切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之间的联系。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办主任吴永宏表示,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在全线中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是“十四五”江苏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该项目的建设,将为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并为推进跨江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苏中崛起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沿线地区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除南京外,现有交通设施对沿线旅游资源支撑能力不强,吸引能力有限。
“期望北沿江高铁早日投运。”位于南通的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经营货运代理服务等业务,公司总经理薛小春说,“以后去南京、合肥、上海等地出差,通勤时间短了,企业在项目申报、技术服务和业务洽谈等方面将更加便捷、高效。”
“从高铁枢纽角度来说,这是南通首条东西走向的高铁大动脉。”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飞说,“从补齐过江通道短板角度说,这是南通‘八龙过江’交通格局中,继苏通、崇启、沪苏通、张皋、海太之后,第6条落地实施的过江通道,对南通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意义非凡。”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沿线地区面积26966平方公里,占全省1/4;常住人口2623.8万人,占全省31%;GDP总值达40103.9亿元,占全省34.4%。江北地区虽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近在咫尺,但现有宁启铁路、沪苏通铁路受线路技术标准和跨江大桥瓶颈限制,车次少、速度低,承接经济辐射受限。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对于提升我省沿线城市区位竞争力、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带动经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